法学专业(本科)
一、培养目标
在学校“以商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国际视野,能够系统地掌握法学专业理论知识,熟悉商科基本理论与贸易基本规则,具备较强的法律专业思维和外语应用能力,能够在跨国、跨文化背景下分析、解决法律问题,尤其是解决国际商事、跨国投资、国际争端解决等方面的实务能力,能胜任国内外律师事务所、国内外企业法务、政府和司法部门法律工作具有商科素养的复合型、应用型涉外法律人才。
二、主要课程
1. 专业基础课程: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法理学、中国法律史、刑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等。
2. 专业学位课程: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法律职业伦理、商法、经济法、商贸法律英语等。
3. 专业特色课程:英美法导论、海商法、国际贸易法、外商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知产权法、跨境支付与结算法律规则、企业合规概论、财税法、公司与证券法、人工智能法学原理、数字贸易法律专题、隐私法与数据保护等。
4. 专业实务课程:模拟法庭、国际民商事案例研讨、国际商事模拟法庭竞赛实训、法院实务实训、律师实务实训等。
三、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法律 +商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导向,融合经济学、管理学与跨境法律实务,系统构建了“法商融合”特色课程体系,并依托模拟法庭、跨境争议解决实训平台及全球合作律所资源,打造“学科交叉+实务赋能”的立体化培养模式。
法学专业紧扣国家法治战略与“一带一路”发展需求,依托学校商科优势,突出“法律+商科”的跨学科融合特色。在强化法律专业思维的同时,注重商业素养、外语能力及对涉外法治发展趋势的把握,融合AI与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法律实务中的应用。通过实践导向教学,进一步锤炼学生解决国际商事争议的实务能力。
四、培养模式
1.法商融合,依托商科优势构建复合知识结构
依托我校鲜明的商科背景和应用型定位,法学专业坚持“法律+商科”的双核驱动路径,强化法律逻辑与商业思维的融合。课程体系覆盖国际商事法律、企业合规、跨境争议解决等实务导向模块,注重AI与大数据等技术在法律实务中的运用。
2.产教融合,校企协同打造高水平实践平台
充分发挥地处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和自贸区核心区的区位优势,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配合模拟法庭、国际民商事争议解决、国际谈判等实践环节,深入了解国际法律实务运作流程。通过校企共建、项目导向实践等方式,锤炼学生涉外法律服务与跨境商务沟通的实战能力。
五、专业简介
我校自1983年起设置法学教研室,开设经济法、商业法规等课程。2002年起,设置法律事务高职(专科)专业,逐步建立适应教学需要的教学团队。2008年秋获准招收本科法学专业学生,每年60—80人左右。2012年顺利通过上海市学位办的评估,获得法学学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顺利通过达标评估。
依托学校鲜明的商科背景和地处上海国际化都市的区位优势,法学专业坚持“法商融合、产教融合、国际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聚焦“商科背景的涉外法律”特色与涉外法律实务,构建以“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机制,突出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跨学科综合素质和全球胜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