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本科生培养» 社会工作专业
社会工作专业 Social Work
   2025-10-20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

一、培养目标

在学校“以商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国际视野,能够系统地掌握社会工作理论、知识与方法,了解金融学、法学等多学科知识与应用,具备国情社情意识及服务社会能力,秉承社会工作专业关怀社会价值理念,在政府、企业、基金会、福利机构等组织,从事社会服务、公益金融、社会治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二、主要课程

    专业基础课: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女性学概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工作伦理、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等。

    专业学位课: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理论等。

    专业特色课程:金融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公益慈善法律基础、公益基金会运营、慈善信托实务、员工关怀与服务、行为金融学、人工智能与社会工作、金融市场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社会治理与创新、社会企业与公益创投、非营利组织财务、公益品牌与营销等。

    专业实务课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工作实验、高级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前沿领域、统计软件分析与应用、方案设计与评估等。

三、专业特色

社会工作专业围绕国家转型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以培养高质量社会工作人才对接国家治理现代化需求,呼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及科创中心建设,聚焦面向养老金融、普惠金融、健康金融等“民生金融”领域,培养具有公益慈善金融服务能力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社会工作专业秉承“厚基础、重应用”培养理念,注重“助人自助”专业价值,通过“产教融合”培养导向,深耕学生在金融教育、金融倡导、金融治疗和资产建设等方面的“融学科”能力,致力将学生培养为契合国家战略需求的新时代“社会医师”。

四、培养模式

1.以学科融合为导向,培育复合型人才

社会工作专业在学生能力培育中,注重底蕴知识和工具知识的复合培养,基于社会工作、金融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的教学而着力增强专业学生的专业底蕴素养,并通过心理学、金融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的融合进而提升学生的复合应用能力。

2.以产教融合为导向,培育应用型人才

社会工作专业依托校级产教融合示范专业建设,持续深化创新“产、学、研、创”一体化培养模式,以校企衔接、创新创业与专业教学相融合,强化创新型、应用型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

3.以深造学习为导向,培育专业型人才

社会工作专业依托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学位点建设,以应用型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为切点,以深造学习为导向,强化高层次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工作人才培养。

五、专业介绍

上海商学院2005年起,设置社会工作专科专业,逐步建立适应教学需要的教学团队。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全日制社会工作本科专业,2010年首次招生。202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2025年首次招生。

经过多年发展,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社会工作专业成功举办多次全国性、区域性重要学术论坛,首届“长三角金融社会工作论坛”(2019年),第二届“长三角金融社会工作论坛”(2024年)。

    近三年,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团队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3部,教材1部,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相关行业协会、学会科研奖励4项。

    2022年,社会工作专业学子荣获第十三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稚在金融——儿童储蓄理财启蒙);2023年,社会工作专业学子荣获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稚行财商——儿童财商教育领航员)。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