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上海商学院文法学院卢宁院长与芬兰东芬兰大学社会科学系主任蒂莫·托伊科(Timo Toikko)签署《合作备忘录》。基于平等互利原则,双方以促进教育学术合作、加强国际交流为目标,共同搭建长期协作框架。备忘录明确将围绕教育资源共享、科研项目共建及师生交流互访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致力于推动跨文化学术创新与社会政策研究的国际化发展。卢宁院长表示,此次合作将助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为应对社会福祉领域的复杂挑战提供多元视角。

图为上海商学院文法学院卢宁院长与芬兰东芬兰大学社会科学系主任签署合作备忘录
签约仪式后,东芬兰大学社会科学系主任蒂莫·托伊科(Timo Toikko)教授以《芬兰教育与社会福利体系探析》为题发表主旨演讲。托伊科教授聚焦儿童福利与社会政策研究,指出社会经济差异导致公共服务的区域不均衡问题:“资源分配的结构性矛盾使弱势群体难以获得平等支持,需通过社会政策而非个体责任来弥合差距。”他结合芬兰实践经验,强调系统性改革在平衡服务供需、提升公民福祉中的核心作用。讲座引发师生对“政策设计如何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深度思考。

图为东芬兰大学社会科学系主任蒂莫·托伊科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互动环节中,学生就“北欧福利模式对中国基层治理的启示”、“政府如何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等问题踊跃提问,托伊科教授结合案例逐一解答。此外,东芬兰大学的交换生项目与留学政策成为关注焦点,学生针对语言要求、专业匹配及跨文化适应等细节展开咨询。校方表示,未来将依托合作框架推出联合课程及短期研学计划,为学生创造更多国际学术实践机会。

图为学生和蒂莫教授进行交流
同日下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周晶副教授在上海商学院奉浦校区带来专题讲座《“线上孤独,线下有依?”——学校场域中青少年福祉的保护机制》。基于对七万名芬兰青少年的调查数据,周晶教授剖析了过度网络使用(EIU)与孤独感、抑郁情绪的关联路径,并借助社会纽带理论与代偿性网络使用理论,揭示学校归属感在缓解心理危机中的“保护性作用”。她提出:“构建包容性学校环境、强化师生社会纽带,是数字时代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键。”讲座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跨文化实证研究的政策参考。

图为周晶副教授在上海商学院奉浦校区带来专题讲座
两场讲座分别从国际经验与本土研究切入,深化了师生对社会福利、教育公平及青少年发展等议题的理解。上海商学院文法学院院长总结指出,与东芬兰大学的合作不仅是学术资源的整合,更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行动共识。未来,双方将持续推动联合研究、学术互访与公共政策对话,为构建更具韧性的社会支持体系贡献智慧。

图为讲座留影
撰稿:张君安
摄影:余珈
审核:卢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