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周一书
(5)“一周一书”背后有故事
   2020-07-10
 

“一周一书”背后有故事

 

载《上海教育》杂志2017年10B

 

笔者首倡“一周一书”,并真抓实干,不断推动,质疑声渐弱,知晓度日盛,大出始料。

“一周一书”发端高校,经持续“发酵”,已逾越了墙围,在社会上迅速扩散,引起本外埠人士广泛关注与称道,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乃因背后有些“故事”——

求索阅读量,持续十数载

“一周一书”名词虽系一时偶得,却孕育于笔者对阅读及其教与学问题的长期关注与求索。所谓长期,从笔者在高校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对阅读教学的直接体悟算起,已经十五年了;如果从笔者关注和研究阅读及其教学问题算起,可以追溯到世纪之交的二十年前。

还是先从笔者担任大一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学体悟说起。2003年开设“应用文写作”,偏重写作。学生写出来的应用文,多是空洞苍白、十分幼稚。或求教于时贤老师,或拜读前贤著述,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一个问题始终萦绕脑际。如果说,写作是一种输出,那么阅读就是一种输入。试想,缺乏源头和活水,写作能力的提升,与缘木求鱼何异?

2007年学校“升本”后,改为开设“大学语文”,偏重阅读。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都是有限的篇目教学,于是笔者在教学中反复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提出了本科四年阅读课外书400本的建议。大班教学,阅读和督促要落实起来实在是困难不小,加之学生的课外阅读更多处于“放羊”状态,落实有限。有一个显例,很能说明这种自发状态的成果:2009年下学期,笔者发现一位学业考试成绩优良的学生(获得过奖学金),竟然一年只读了教科书之外的三本书。由此推衍,她四年本科只读12本书,阅读量如此之小的大学生,就这样毕业了。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绝非个案,而具典型的代表性。

追问“上学”,不忘初心

我国本科学生身上的阅读欠缺问题,绝对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学生的阅读问题,可能根子在家庭教育、中小学阅读教学,尤其是与中小学阅读教学的理念和阅读及其教学滞后密不可分。

1998年读研以来的中学语文教育研究经历,帮助笔者从一般性观察向理论探讨的纵深拓展和延伸。无论是研究三地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还是研究吕叔湘语文教育思想,笔者都对其中占有半壁江山的阅读教学给予了重点关注和思考。长达十年之久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发现,现在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至少存在着两大弊病:一是阅读总量太小;二是,阅读方法单一。

就阅读量的要求而言,以前的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没有明确的阅读量规定。如果说有,最多也只是多读多写这样笼而统之的要求。即使语文新课标,也是首次提出阅读量的有关规定。加上中小学阅读过分强调精读,学生逐字逐句阅读尚且唯恐遗漏掉某个信息,更不敢用诸如略读、浏览,甚至跳读之类的快速阅读法。

大量阅读本来是语文教学的常态,但是功利性弥漫的社会风尚扫荡8~14岁的第一个“阅读窗口期”,对于大部分孩子而言,课外阅读已是一种奢求,更别提从养成阅读习惯视角去开展的足量阅读了。

不忘初心,才能行稳致远。阅读也不例外。追问“上学”,本质上就是上学堂读书。可是,如今的中小学生来到学校,却不读书了(大部分读得很少),显然已经偏离了“上学”的本意。试想,如果我们连为什么出发(“上学”)都淡忘了、弄不明白了,我们有什么理由让别人相信我们会走得很远,甚至更远?!

阅读深处,另有隐伏

阅读,这个乍看很小的问题,表面上是一个语文学科教学的微观问题,实质上还是一个涉及整个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宏观问题。

“一周一书”,针对阅读深处的“时间高效管理”和“快速读法掌握”两个隐伏问题,抓住第二个“阅读窗口期”(大学本科四年),立足帮助大学生初步养成阅读习惯这个主要矛盾而设计。

“时间高效管理”是阅读活动开展的必要条件。当下阅读及其教学过程中,疏于进行时间管理的专门指导和针对性训练是不争的事实。学生在本科四年“没时间”阅读也就顺理成章,走向社会后“没时间”阅读就更不足为奇。

“快速读法掌握”是阅读活动深入的充分条件。试想,一本普通厚薄的书,用了几个星期都不能读完,这样的阅读,效果如何?乐趣在哪?体验好吗?完成一个课程作业,不能熟练地借助快速阅读浏览尽可能多的资料和文献,这样写出来的作业能有多少深度?

当然,阅读深处的隐伏问题,也许不限于“一周一书”中所涉的上述二者。如果还能发掘出其他隐伏问题,并且在阅读及其教学过程加以针对性地解决,那么,肯定将大大助益于阅读活动的推进。

  (作者:“一周一书”首倡者,上海商学院文法学院教授、院长方有林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