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周一书» 阅读推广活动
(1)校园阅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访“一周一书”发起人、上海商学院方有林教授
   2020-07-10
 

校园阅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

——访“一周一书”发起人、上海商学院方有林教授

 

载《新阅读》2018年第3期

 

全民阅读是党和国家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已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在过去的十年间,各种形式的全民阅读活动蓬勃发展,硕果累累。“一周一书”是上海商学院启动的大学生阅读推广方案,号召学生一周读一本书,并养成读、思、写的习惯。这样坚持下来,一个人一年可以读完50本书。试想每年读书50本,该有多大的收获呀!这项活动的起源和发展情况令人关注,在第22个“世界读书日”到来前夕,本刊记者采访了活动发起人、上海商学院方有林教授。

 

发出倡议,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

《新阅读》“一周一书”活动让人振奋,这对每个人来讲都是一种激励和挑战,不仅对个体发展有益,对整个社会形成阅读风尚是一种推动,同时这项读书活动也是一项阅读实验项目,您请您谈谈这项活动的形成及意义。

方有林:首先感谢社会各界对“一周一书”活动的关注和关爱!大家支持和鼓励“一周一书”,说明社会欢迎这种阅读的激励和挑战形式,也表明不少书友对自己目前的阅读状态不甚满意,有着更高的目标期许。

“一周一书”,是基于大学生最终养成阅读“自律”的美好愿望,帮助他们形成终身学习能力而提出的阅读促进倡议。我们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持续开展了围绕阅读进行的思考和实践探索。之所以策划推出此项活动,是基于以下观察和思考。

一是教师职责除帮助学生获得文凭外,还应该助力终身学习能力和习惯养成。一个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所学十分有限,继续学习是他们跟上未来社会发展节奏的唯一出路。而这种继续学习能力的基础是阅读。我们很难想象,阅读能力弱、缺乏阅读习惯的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之后会自觉地、持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他们的未来是光明的,他们的生活是幸福的。如果培养的学生缺乏继续学习能力,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失职的,有负于学生和家长,也有愧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

二是观察大学生阅读现状之失,寻找阅读能力和习惯补短板之策。我2003年进入高校任教以来,一直苦于学生读、写、说等方面的能力欠缺,虽屡败屡战,但从未放弃。课堂上大而化之、针对性有限的“多读多写”倡议和引导,由于缺乏机制保障,收效差强人意。走近学生阅读时空,窥探到了大部分学生的真实阅读量,让我目瞪口呆。不离思考,不弃探索,我始终坚持寻找助力学生多阅读、乐阅读、深阅读有效途径的进行时。

三是结合“多读多写”体悟和研究,阐发“多”的量化目标及其实践。我较早离开乡村到县城读书,并且获得了较好的阅读机缘,中学、大学一路读了不少“闲书”。后来又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对“多读多写”有直接的体悟、关注和观察。现在学校教育的课程门类多、课业负担重,学生想多读书,有时也有心无力。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快速转型到大众化、甚至普及化,大学生阅读训练量有较多欠账,目前高校教学方式又对之难有显著改善。

而且,“多读书”的量是多少?目标不明确,执行就有障碍,督促更难,于是我试着向前迈进一小步:“减少弹性,增强刚性;分解大目标,落实小目标;执行数量化、检测便捷化。”尝试六个圈层:“日”(每天50页书),“周”(一周1本书),“月”(一月4本书),“季”(一季12本书),“学期”(半年25本书),“年”(一年50本书)逐一推进,自然积累、扎实落地了本科四年、八个学期阅读完200本书的指标,低调有内涵的“一周一书”就这样浮出了水面。

四是融汇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集成实现多方面的目标期许。2016年我转岗到专业学院任职,有机会更直接地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深入学生,作为一名公共基础课教师,如何帮助专业学生获得成长和成才?无论是专业学习涉及的口头和书面表达、社会实践成果报告撰写与交流、专业和学位论文的写作与答辩等,还是毕业生走向职场比拼的最终能力构成要素,以及上海市“本科骨干教师激励计划”所要求教师的“导航”、“互伴”、“创业”指导,等等,都指向学生阅读面的拓宽、阅读和理解能力的持续提升、口头和书面表达的简明畅达。简而言之,阅读不仅是专业发展的治标固本之策,同时融汇了各方的利益诉求,集成了读、思、写能力的提升。我先在文法学院启动了“一周一书”试读,取得初步经验后逐步在全院推开。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营造了校园阅读的良好氛围,辅之于校方持续推动“一周一书”不放松,较快地得到本校师生的普遍认可,甚至飞出了校园。

 

《新阅读》:您在学院推广阅读实验,大学生在有课业的情况下进行阅读并写出心得,困难一定不少,请问您都采取了哪些办法帮助大家挑战自我?

方有林:目标和手段有关联,但毕竟不是一回事。“一周一书”的最终目标,是基于大学生养成阅读“自律”的习惯,助力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不过,实现“自律”的过程和手段却是从“他律”入手的。因为习惯的养成无法一蹴而就,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积累过程,必须创造必要的条件和氛围,点滴的、渐进地加以培育,并持续增加量变累积,才有望最终水到渠成,实现质变。简而言之,就是借助“他律”,实现 “自律”。

在上海商学院一年来的积极实践中,“一周一书”有意识地营造了一些外在的“他律”形式和办法,助益大学生阅读活动的开展、推进和坚持。其中“进班级”,是以班级为单位,每位学生人手一册“一周一书”读书笔记本,定期收上来检查阅读数量及其读书笔记,督促阅读进度和过程。“进支部”,是以党支部为单位,主要对象是师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教师带头、党员带头,侧重读红色经典,创支部特色阅读。“进课堂”,是进入大学语文课堂,目前两项活动进入课程平时计分:一是“诗词荟”(学生自主选择唐诗宋词等形成个性化背诵目录,教师通过诗签形式抽背检查评分);一是专题读书交流与展示(课程教学班分组围绕同一本书共读,形成读书笔记,并且集体讨论和交流,教师参与并评分)。因为有“‘一周一书’进课堂”的推动,本校一届的本科生1800名左右都在大一分两个学期参与其中。“进社团”,是在学生社团中开展共读和交流活动。除了本院“泮林革音”读书会外,还对文法学院所属的所有15个社团(社员来自全校各个学院)增加阅读的要求,指导开展定期的共读和交流活动,创新和深化社团内涵建设。与本校阅读类学生社团形成互动、共振。“进宿舍”,是利用本市高校“宿舍六T创建”的契机,将“一周一书”植入学生宿舍,进一步拉近学生与阅读的距离。在宿舍一楼的阅读室,学生可以零距离地接触阅读材料,而且还为小范围的读书交流活动提供了公共空间。“进头脑”,是以优秀读书笔记遴选,向校报、校园网、微信平台等投稿,以及参加征文比赛等为载体,将阅读、思考和表达融为一体,鼓励和创造条件让阅读再上一个台阶,进一步提升阅读层级。学生习作的展示和刊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阅读热情,身边的阅读典型和榜样利于阅读的良性互动。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上述“‘一周一书’六进”活动营造了校园浓浓的阅读氛围,本校的不少教师都参与和垂范其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汇入到校园阅读的行列中来。

阅读实验推广,校园掀起阅读风潮

《新阅读》:阅读实验推广的意义,可能在不同阶段对不同群体都有非凡呈现,请您结合实践谈谈体会。目前上海商学院参与了这项读书活动的学生和老师有多少,学校给予了哪些支持?

方有林:我认为,“一周一书”对本校阅读的影响分三个层面,涉及三大类人群。

一是彰显了已有稳定阅读习惯师生群体并弘扬其正向能量。一般而言,阅读推广活动对于已有阅读习惯人群的推动作用比较有限。但是,这一群体阅读行为具有的彰显和弘扬,营造着向上的舆论环境,火种点燃学生的阅读信心不可低估。我校有一位中层领导亲口告诉我,虽然她一直坚持阅读,但是之前羞于说自己在读书,“一周一书”让她理直气壮地说出了自己的阅读行为,之后她开始公开组织本部门的读书活动。学生中这样的案例也不鲜见,如2017届毕业且考研成功的一位女生告诉我,她早就做到“一周一书”了;还有2017届毕业且考研成功的另一位女生甚至一年读了100本书(一周二书);2017级一位新生第一学期一周可以读1.5本书。我们及时总结类似的案例,进行多层面宣传,收到良好效果。

二是激活和点燃了具有阅读意愿但欠缺阅读习惯学生群体。这类学生人群至少占三分之一以上。他们或因为阅读动机多来自外部,或因阅读方法过于单一,或因时间管理不够科学等,引导得法将形成阅读的一支有生力量(加入前者),这是“一周一书”阅读推广活动关注的重点群体,也是考验我们工作耐心、工作策略的阅读群体。

三是开启了阅读意愿低、阅读能力或阅读习惯焏待提升的群体。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读书意愿不足;既缺乏阅读目标也缺乏阅读方法,这是有待深度开发的阅读人群,占三分之一左右。这是我们工作的难点。

就“一周一书”影响人群的具体数字而言,可以区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直接数字和间接数字;二是,近期数字和远期数字。

直接数字方面,包括文法学院全院近500名学生,以及全校1800名大一新生。得益于“进班级”(前者)、“进课堂”(后者)两者的强力推进。间接数字方面,“一周一书”营造了良好的校园阅读氛围,尤其是“一周一书”微信推送的广覆盖性,辅之于“进社团”、“进宿舍”、“进头脑”的辐射,吸引了全校其他学院的不少学生陆续参与进来。譬如“进社团”,文法学院15个社团之一的“爱心贵州”社,他们不仅在社团内部开展阅读活动,影响到来自全校各学院的学生300多人,还将阅读活动辐射到贵州山区多所小学。再如,文法学院与校图书馆合作共建,以“书香驿栈”读书会为载体和抓手,共同推进微信群中超450名全校师生的各类阅读活动,每周有线上讨论、公号推送,还有走读活动等。这里还不包括“上海商学院教职工读书协会”等组织涵盖的教职工读者222人,以及“一周一书”还用微信及其公号形式,服务全校万名师生和全国各地的几千名书友,其中不少是阅读的拥趸和语文教育工作者。

近期数字方面,校园内阅读人数超过3000人。至于远期,我们将逐步覆盖全校的学生。继续扩大服务面,加强与社会合作的力度,积极探索辐射和服务中小学校园的阅读模式。

2017年3月14日,“一周一书”甫一开始,即得到学校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一是充分肯定和支持“一周一书”的创意和做法,在各种场合下大张旗鼓地宣传和推介读书活动和“一周一书”品牌;二是校报辟有专栏,定期或不定期地登载阅读信息和师生读书心得等;三是倡导和鼓励将阅读与专业学习、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四是学校在设立的包括校长奖学金在内的各类奖励中,都不断突出阅读在其中的权重。

《新阅读》:“一周一书”活动发展起来是不容易的,坚持下去并做大做好可能需要构建一个团队来支撑各种日常的宣传活动、给学生提供的各种服务等,您对“一周一书”的组织架构和发展布局方面有哪些深远的打算?

方有林:先介绍一下“一周一书”在文法学院实施中形成的组织架构。围绕“六进”已经初步形成了六类组织架构:进班级”主要依托学院团总支、学生会与行政班团支部、班委两级组织负责实施;“进支部”主要依托学院党总支、系室党支部两级组织负责实施;“进课堂”主要依托中文教研室与大学语文任课教师两级负责实施;“进社团”主要依托院学生会社团部与学院所属15个学生社团负责人构成两级组织负责实施;“进宿舍”建设阶段主要依托后勤保障处、学工部与二级学院负责实施,运维主要由参与建设的学院负责实施;“进头脑”主要由文法学院党政工团统筹与本校相关部门联络、对接并组织实施。

下一步拟重点做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化“一周一书‘进课堂’”的内涵建设,除了本学期开设“‘一周一书’导读”的公共选修课,致力于培养一批学生领读者的工作外,还要在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将深度阅读与课程教学、学工工作等有机结合。二是积极推进学校内部读书会和书友力量的整合,推动校级层面的阅读领导和指导机构建设,不断推进校园深度阅读与日常工作的有机结合,持续营造更为优良的校园阅读氛围乃至校园文化建设。三是朝着筹建“尚商书院”的方向去努力推进,与学校的应用技术转型、综合教育改革的总体布局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夯实“一周一书”的品牌,深化“一周一书”的内涵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为优质的阅读信息、阅读指导和阅读提升,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力。

校园读书活动意义深远同时任重道远

《新阅读》 :我看您和学校在指导帮助同学们开展阅读做了很多工作,那么咱们“一周一书”活动在精神层面的感召是什么呢?

方有林:在2017年新生开学典礼上,我就与新生探讨了在大学里为什么要多读书,应该怎样读书的话题。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宏大的话题,也是一个很具体的问题。所谓宏大,是因为这个命题很大: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所谓具体,是因为关乎为什么读书,怎么读书?我们应该怎样度过大学四年的每一天?

我与同学们说,关于读书目的,有一句传播久远的“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我不知道大家如何理解这几个词?我以为,这几个词是有时代的局限性。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用这句话指导我们度过大学四年,最大的可能是多培养了一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试想,仅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表面上看来无可厚非,而实际上不过是在为目前诟病的功利社会添了一块砖。难道我们仅仅满足于获得一张本科毕业文凭,多挣一些钞票么,这样的目标,是否太低了?

人们常常把大学比喻成象牙塔,那么身处其中,应该想想做一点与象牙塔名实相当的事情。我们应该将自己的小利,融入到比较远大的志向和目标中。否则,作为中国未来的大学生,身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今日中国,我们将有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只是要做一个“暴发户”么?后人将唾弃我们。

我们不时感叹身边人不读书、读书少,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发布的国人阅读量数据,确实让人汗颜,与我国的经济体量太不相称了。我们说,空读误国,实干兴邦。所以我们要尤其珍惜校园的读书时光,多读书、读好书,那么我们走出校园才能大展身手,以满腹的学识报效国家。因此读书之前,我们要树立高远的读书目标。一百年前周恩来同志就在南开发出“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的呐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投身革命,改变了旧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书写了中华民族崛起的辉煌篇章。今天,我们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应该毫不犹豫的高声喊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将小我融入到国家发展和民族兴盛之中。

我们在校园里开展的“一周一书”活动是在不断探索之中前进的,我们不仅探索提高同学们阅读力的路径,也希望在精神层面来感召大家,给大家以内在的源动力。我想除去阅读能带来自身的愉悦感,再没有比时代的召唤,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召唤更有感召力的。

 

《新阅读》 “一周一书”活动对大学生的帮助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更深远的意义是阅读改变了一个人的精神底色。您每天接触这些很有个性、思想多元化的年轻人,您认为“一周一书”活动使参与的学生发生了哪些变化?

方有林:“一周一书”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主要表现为学生读了一阵子书以后,心就开始安静下来了,浮躁之气慢慢减少。譬如刚启步时,一部分同学对“一周一书”心存疑虑、将信将疑,试读了一个月后,一位学生告诉我,四本书读下来,自己不仅可以做到“一周一书”,而且不觉得是一个可怕的、讨厌的任务,这样的例子不是少数。阅读让年轻人有了静气和定力,这就说明他们在成长成熟,增强了自信,并激励他们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敢于挑战自己。

 

《新阅读》 “一周一书”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但持之以恒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讲都可以说任重道远,或者说我们的学生走出校园,走到工作岗位还能不能坚持阅读这都是未知数,您对此有信心么?

方有林:阅读知易行难。如何从长远的角度着眼,来帮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的确需要日积月累、水滴石穿的功夫和耐心。

一般而言,阅读习惯主要是在中小学养成的。但大部分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并未养成。一是在应试教育加剧的背景下,大部分孩子在中小学都没有经历过大量阅读的实践,因此也就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二是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普及化阶段,快速扩招之后的本科生源质量并未同步提升(可能有本科之名,不一定有本科之实),阅读能力有待提升。三是20%左右的学生养成阅读习惯主要可以通过自觉来实现,而占80%左右的学生养成阅读习惯需要外部动力助推,这些都需要功夫和时日。

所以,大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系统工程。至少涉及阅读动机的优化、阅读方法的指导、时间的科学管理、书目的选择和推荐、阅读能力的提升等多方面的问题。不是仅仅靠单纯提提号召就一蹴而成的。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何其难哉!至少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艰苦的、大量的阅读训练过程,而且这个训练过程有时还会出现停滞、反复和曲折。试想,义务教育阶段用了9年时间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尚且未能都彻底如愿,仅仅靠大学本科4年的学习就完全实现了(当然不一定能简单类比)。这不仅不符合阅读规律,也是一种不现实的奢望。更何况今天大学生要抵御的非阅读性诱惑实在太多。

“一周一书”活动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不仅要坚持下去,还要深化内涵建设,帮助大学生在四年螺旋式上升的大量阅读训练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和造就越来越多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大学生进入社会,不断壮大全民阅读的队伍,提升全民阅读的品质,才能无愧于我们所处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

(采访:《新阅读》记者 宗蕾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